油煙凈化器行業原本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眾行業,但隨著國家經濟水平的提高以及老百姓生活質量的改善,國家政府部門近幾年相繼出臺了一些環保方面的法律法規及政策,從而使得油煙凈化器這個行業在**近幾年出現了一波小高峰。
5年的時間,說長不長,說短不短,在2014-2019年這5年時間里,中國油煙凈化器行業由弱變強,出現了很多油煙凈化器生產廠家,但由于餐飲企業只注重經濟效益,不認真履行國家的油煙治理要求,對安裝的油煙凈化設備敷衍了事,大都是為了應付城管的檢查。據記者調查發現,在山東某地,飯店的油煙凈化器三百、五百一個,現場加工戶笑談,就是忽悠城管局的,一個小型工廠(其實就是個作坊),就可以生產油煙凈化器了。由于有品牌的油煙凈化器定價一般較高,雜牌以其低廉的價格吸引了一部分普通餐飲飯店購買,這種產品品質能有多好可想而知。雜牌的另一種形式是找工廠代工,然后貼牌。雜牌和貼牌的盛行真實反映出油煙凈化器行業的混亂現狀,也透露出相關監管部門執法不嚴、甚至不作為。
山東是僅次于江蘇和廣東的裝備制造大省,其裝備產業的貢獻占了山東GDP的近三成。但有一點是非常尷尬的,就是山東的裝備制造一直頂著低端制造的帽子。山東在油煙凈化器行業里已形成非常強的低端甚至劣質的標簽。甚至于有點客戶一聽是山東的油煙凈化器廠家,直接從心底里抵觸。由于以前受到了傷害或者坑害,有人喜歡一棍子把山東裝備打死,這是不理智的,但山東自身的問題的確很嚴重。
在國內,你會發現如果一個地方干什么能賺錢,那這個地方的人就都會去做這件事,中國的很多產業集群就是這么形成的。只不過這些產業集群,有的具備自我迭代升級的能力,**后甚至做成了能像全球輸出產品的能力,有的則一直停留在粗制濫造的階段,在行業里扮演攪局者的角色。在山東,由于裝備制造的大發展,入行的門檻被降的非常低,只要你能接到活兒,有個相對穩定的訂單來源,自己就可以開個小工廠。小廠搞競爭的法寶就是低價進入,低價必然導致質量低劣,一分錢一分貨什么時候都是真理,物美價廉只是傳說。大家之所以恨不僅僅是因為價格低,而是因為這些人這么干下去,會把一個行業給搞臭,甚至出現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。當初那些低端劣質的環保裝備,在大面積投放市場后,反饋是延遲的,如今問題開始大面積爆發,產品壽命達不到合同承諾的保質期,設備處理不達標。環保裝備出問題,所帶來的不僅僅是產品本身那點問題,更會造成甲方被巨額罰款,停產整頓等問題。